时传祥表示:“我要永远听党的话,当一辈子掏粪工。”
小学的时候听到这个故事,我也曾经萌生过当掏粪工受主席接见的念头。后来不幸被村里觉悟不高的张老师(按亲疏辈分,我得喊她张婶儿)给扼杀了,当时难过了好一阵儿。
近日,又得知一位和王健林交替出任国内地产首富的大名人——许家印,竟也是有过掏粪经历的,不由得让再次想起当初张婶儿老师的“不高明”。而更刺激我的是,许家印竟然还是我的老乡。
言归正传,今天要讲的主角不是时传祥、张婶儿、老子,而是许家印。
许家印是1958年10月9日出生的,据老一辈的人讲,许家印跟老子出生时不一样,那天紫气没有东来,九龙没有取水,也没有地产富豪光环加持,总之,那一天没有祥瑞。
当刘少奇同志握着时传祥的手之时,许家印刚满一岁,却赶上“三年困难时期”。
要说其家境,许父是个老革命,受伤复原后在村子里做仓库保管员,做着拿钥匙、记工的工作,许母只是一个普通农村妇女。许家印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病逝,他是跟着奶奶长大的。
许奶奶抽空会做点醋,时不时拿到集市上换点钱,补贴家用,一分钱一瓶,一年到头卖醋的钱能买一两斤猪肉。许父在地里种了很多柳树,长大了,就砍下来拿去集市卖,一根卖几毛钱,一车能卖几块钱。
因为经济困难,少年许家印时常面临辍学的窘境。好不容易到1975年高中毕业,但那时高考尚未恢复,毕业后他只好在家务农。
当时农民要做的一切活计,他都干过,锄草、种地、掏大粪……
也跟堂哥干过当时农村流行的“打工”方式,贩卖过石灰、煤炭、大米、稻草,赚点差价,总之一切行为都和当时农民一样。
虽说那时许家印只是高中学历,但在那个年代,也算知识分子了,学了半肚子学问,人能老实,思想怎么会老实?怎甘心一辈子种地、掏大粪?
1977年,恢复高考,许家印觉察到逃离小农村进入大世界的机会来了,当然他依旧没有坚持通过掏粪走上主席接见的星光大道,而是选择考大学这条独木桥。
可是因准备时间仓促,77年,他没有考上。
78年许家印再次复习备考,这一年他成绩很突出,以周口市第三名的成绩考上武汉钢铁学院(现武汉科技大学),在1000万人口的周口市考第三名,看得出这位老乡学习多么努力。
当初教他物理的程老师和教数学的陈老师都很喜欢他,后来老师们还记得他“物理考试他总是第一名,其它也都是前三。”
关于那段经历,许家印却深刻地记得:自己带到学校的馒头和地瓜饼,过了三天就变霉长毛。但是还是舍不得扔掉,洗掉霉点以后继续吃。
学习好,毕竟不顶饿。上了大学,许家印的生活依旧艰难,还是需要钱。
读书期间,他跟几个同学合伙卖过苹果,拟定计划是从老家运一车到武汉,结果由于商业经验不足,苹果全烂了,血本无归。
创业失败了,看得出那个年纪的许家印并没有显露多少经商才能。但也看得出他不甘于现状,起码知道人生除了掏大粪,一定另有出路。
1982年许家印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河南舞阳钢铁公司工作,从此开始他的职业生涯。
在舞阳就职期间,他从小技术员到车间主任、厂长等职,一路高升并获得冶金部颁发的高级经济师职称。
这段时间,是许家印人生中难得的顺境。
但舞阳,毕竟还是一个被大山夹住的相对比较封闭的世界,至今也是一个一二三四线都挤不进去的县级市。并且许家印在此间,职称基本已升到顶。
有时候,顺境对人的挑战更隐秘更残忍:让你在小圈子内做到最高,然后呢……
不知道是源于无敌的寂寞,还是想逃离小城市奔向繁华和大笔大笔钞票的欲望,在舞钢待了10年后,那个从小就跟命运不断比划的许家印,终于选择舍弃了处级干部身份,带着2万块钱,信心满满地闯入深圳。
然而1992年到了深圳,他拿着精心制作厚达30页的简历,投出去竟然都石沉大海,最初半个月他没找到工作。
那时,34岁的许家印,发现从小山窝走进宏大的时代洪流,自己其实很渺小,毅然决定从零做起。
随即,他把简历缩减到2页,终于有三家公司愿意录用。后来,许家印选择了一家“第一眼我就觉得公司有个好老板”的名字叫中达的公司。
据中达的老同事回忆:初来乍到的许家印,逢人便喊师傅,嘴巴很甜,也很谦虚。
关于那段时光许家印最深刻的记忆却是:初来乍到深圳,跟着一位姓邓的师傅出差,打了一辆的士,那是我第一次坐“小车”。
进入中达,许家印发现珠江三角洲建筑业发展很快,钢材需求量大,他就与自己的老东家舞阳钢铁筹划合作,征得中达老板同意后,他领衔成立全达贸易公司。
此时,许家印的才能开始得到体现,全达的生意蒸蒸日上。
老板认可了他的能力。
到深圳的第3年,许家印坐着小车,和出纳一行4人到了广州,以全达公司的贷款的余款成立了一家名为鹏达的房地产公司。
而当时,许家印是一个连“容积率”(至今我也不清楚,据说是地产术语)都不懂的地产门外汉,资金也不足,几乎是白手起家。
鹏达成立后,许家印以惊人的执行力在1年内将需要的108枚公章全部盖齐,又以“小面积、低价格”的开发策略,快速开发盘活现金流,结果当时珠岛花园一个项目就为母公司中达净赚两亿多。
然而,1997年,许家印跟中达老板谈了一次话,感激他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之后,选择了辞职。
【从舞钢管理几百人的领导,到深圳见着小姑娘小伙子也得喊师傅,是什么给了许家印这样的动力?事业巅峰他又为何选择辞职?】
【是人生梦想?还是奋斗不息的意志?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