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员收集并分析了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、超过70万人的智能手机数据,发现了一个非常奇异的事实:中国,成为了全球每天平均走路最多的国家!其中,香港居民平均每天步行6880步,大陆居民紧随其后以6189步紧跟第二。
参与这次调查的斯坦福生物工程学教授ScottDelp受访时说,该项研究的规模比以往任何有关人体运动的研究都要大得多,不仅涵盖了更多国家和地区、研究个体数量巨大,且对人们的活动进行持续追踪。据中新网编译报道
近年来,我们学习了不少外来的养生方式:轻食、瑜伽等等,而却告诉我们中国人,我们每天坚持的走路就能让我们自豪地称自己是“最健康的人”!
百炼不如会一走
走掉三高和慢病?关键是得会走
乌龟身上有230多块骨头,90多关节;人身上有206块骨头,230个关节。人身上那么多关节就是让你运动的,而众多的运动中,健走的占比曾一度高达36.93%(据《2016中国人运动报告》),可以说是我们中国人的最爱!
不挑时间、免去器具、自由自在让健走成为国家一度推行的“吃动两平衡,每天6000步”全民级保健活动。
行走,的确是一种很好的运动,但是要想达到“走路能强身抗三高”这种效果,方法科学效果才好。而且如何走路不伤膝盖也是一个必须谈到的问题。
“国医大师健康”认为:要想身体好,与其花钱、吃保健药,伤肝伤肾得不偿失。每天花上半小时,走上6000步,就能帮助甩掉常见老年病,根本不用花钱、吃保健药,但关键是要你会走,不要盲目走(那样会影响膝盖),走路之前要自己做个简单的测试,看看身体骨骼是不是能适应~
如何健康地走
行走运动之前必须做测试
虽然英国有研究显示,日行2公里可以让癌症风险减半,但是我们“国医大师健康”并不推荐大家每天走2公里,首先,癌症不是那么容易得,无需过虑;第二,中老年人运动切莫走极端。
建议大家先做一个测试,就是看看你的心脏、膝盖能不能适应这个运动,当然绝大多数人是适合的,不过还是测试一下比较好,方法就是“6分钟测试法”。
在100米的平直路上来回走,在以自己比较舒服的速度走上6分钟,然后大概估计一下行走距离:
低于300米很差,不建议采用行走运动;
300~374.9米建议从漫步走开始;
375~449.5米满足条件;
450米以上较好,可以通过行走运动获得提高;
——周琴璐主讲《走出健康来》,万家灯火
如果你可以达到:6分钟走375米以上,就可以每天走步锻炼,而低于375米的人,心脏、膝盖可能有问题,不适合直接健走,建议采用游泳池漫步等一些损耗比较小的运动。
帮你远离疾病的“速效药”
据美国《预防》(Prevention)杂志公布的指引,每天走30分钟,并且保持中等至较快的速度,即可保护心脏健康、降低身体疼痛和提高情绪……只需要30分钟,就能有速效药一般的好处?
是的!多项最新国际研究均明确指出,走路在防病、长寿方面功效突出,关键是怎么走,比如说:
如果一周健步走7个小时(分日进行),可以把:
冠心病、心脏病的发病率,降低30%。
胰腺癌患癌风险降低50%,(美国《读者文摘》)
死亡风险能降50%,(英国的最新研究)
如果一旦患癌,经常行走的人癌症恶化程度比不运动的人低57%,(美国加州大学研究)
一天健走一小时,可以把:
对2型糖尿病有50%的预防效果,(美国《护理健康研究》
使患乳腺癌的风险降低12%,任何年龄段的女性均适用,(法国一项涉及400万女性的研究)
每天走十几分钟,可以:
60岁以上老年人,一周有3天、每次45分钟以上的健走运动,有助于维持较好的认知功能,避免痴呆,
每天走路20分钟,每年就能帮助远离癌症、心脏病和中风导致的过早死亡。(英国《每日邮报》)
行走健康的神奇大门
1
是心脏健康的大门
对大多数人来说,走路是预防心脏病最简单和最方便的方法。
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,美国心脏学会奠基人、著名心脏病学家怀特博士就提出,步行锻炼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,并首创了以走路作为心脏病和心梗病人康复治疗的方法,取得了良好效果。
2
是大脑健康的大门